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踏莎行  写怀 王行 尘路风花,游丝暖空晴絮,剩有萦牵处。客怀幸自不禁愁,啼鹃又恁催归去。 细草春沙,垂杨古渡,忘机可得如鸥鹭?平湖却也慰人心,片帆不得烟中树。 【注】①王行,自号淡如居士,苏州人。明洪武初延为学校师,已而谢去,隐于苏州石湖。 ②游丝,昆虫吐出的柔丝,谐音“游思”。 ③剩有,颇有。 18.这首词上片前三句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19.词人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18.①总体交代行程和季节;②以春意阑珊之景烘托气氛。(4分,每点2分) 19.①借助风吹花落、游丝难系、柳絮飘飞、啼鹃催归等意象,透露出作客异乡,心怀故土的愁绪;②“忘机”句和“平湖”句抒发了摆脱俗世,归隐家乡的快慰。(4分,每点2分) 【解析】 18. 试题分析:这首词的前三句是环境描写,而环境描写的一般性作用有: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根据前三句中“尘路”“游”“晴絮”可知,此处环境描写起着交代行程和季节的作用;由“风花”“絮”可看出词人以春之景来渲染气氛。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感悟这首词的整体意境,然后抓住词人所描写的意象来感悟他抒发的情怀,“风花”“柳絮”“啼鹃”等这些意象,渲染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作客异乡的孤独、漂泊天涯之愁绪;“游丝”“客”“愁”等关键词也体现出词人身在他乡思念故土的愁思。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