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少年时立志成为萧伯纳那样的优秀剧作家,一有空闲就读书和练习写作,心醉神痴。做裁缝的父亲知道后问品特:“你快乐吗?”品特回答:“我非常快乐,而且还在享受读书和写作的过程。”父亲说:“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享受过程本身就是幸福,就是成功。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裁缝,但每当给别人做衣服时,就非常快乐。”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思考?获得怎样的启示?请选择一个合理的角度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享受过程 旅行的意义,不在于你最终是否达到了目的地,而是这个过程你是否快乐。 ——题记 我是一个热爱美好事物的人,而且我坚信通过旅行我可以得到大自然的最纯粹的美好。 可惜很早以前的我,并没有领悟到旅行的最单纯的意义。 “妈妈,这些照片上的我似乎看上去不太高兴。”我指着原来出去旅行的照片有些不解的问道。这些照片上的我都没有露出什么笑容,反倒很不情愿的样子。“可不是吗,上次我们去爬山,刚爬了一会你就喊累,休息了一会你又问我还要多久才能到。这个问题你都问了几十遍了,后来没办法,我们就……” 是吗?原来的我怎么会把旅行当做一个艰巨的任务呢?要知道,只有心无杂念的旅行才会让人忘记所有的烦恼,结果是什么并不重要。 我记得不久以前去过一趟北京,那次的旅行更像是在享受,享受陌生的古城气息,享受国际化的繁华,一切都是那么真实的美。 “不到长城非好汉”。当做一场旅行,去吧! 于是,背着旅行包,拿起一瓶矿泉水就上去了。长城的雄伟真的无法言喻,从这我看到了了一个时代的背影。毛泽东那句“望长城内外”的顶天立地的豪迈竟也可以领略到了。这一片一片的古砖古瓦,踩在脚下仍有厚实的感觉。就这样小心翼翼地前进,高山在远处向我呼唤,登高远眺的欣喜已经让我忘却了害怕。 “累了吧,休息一会。”同行的朋友提议。累?说也奇怪,我连续不断地走了这么久,却从未想到要停下前进的脚步。或许是长城另一端的神秘趋使着我吧。然后就像一个探索者,一直走下去,继续自己的旅行。 当然,最后我没能走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毕竟徒步走那么远是不现实的。可我并没有一丝后悔。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很快乐。那种释怀的感觉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切身体会到的。 或许,当别人步履匆匆地向前跑时,我不会去追逐别人的脚步。因为,我在乎的结果没有那么举足轻重。我拥有的过程却必须要无与伦比,美轮美奂。 旅行的意义跟你流汗走过的路程无关,跟你心的淡然与否有关。人生,是一场特别的旅行。我们用自己的生命踏实的走过每一寸土地,经历的东西必须很精彩,一定会很灿烂。 只有走到终点的人,才会觉得累。沿途的风景是我们享受过程的最好证明。 例文2 享受过程 闲来无事时,我常坐在琴旁弹上几支小曲,听着流水一般的音乐从指间泻出,在空气中一圈圈荡漾开去,余音不绝……“做一件事最重要的便是学会享受。”让我明白这一点的,是我的外婆。 小时候,为了培养一点艺术细胞,父母亲送我去学琴,一连几年,风雨无阻。但是我并不喜欢练琴,坚信这“讨人厌的家伙”占据了我的童年,使我丧失了玩耍的机会。练琴时也总是三心二意,使得好好的一首曲子被我弹得面目全非,四分五裂,闻者也悲伤。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我发现外婆也弹琴。面对着琴键,她可不像我那样苦大仇深。她细眯着眼睛,微昂着头,嘴角上翘,还哼着小曲,脸上的皱纹柔软得就像要化开一般。十根不太灵活的指头在琴键上跳来跳去,流淌出一系列的音符,整个人都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阳光偷偷地洒进来,更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暖意。那首曲子并不很难,但看着外婆那享受的模样,我竟鬼使神差地觉得练琴是一件有趣的事,自己的心也有些蠢蠢欲动了。 “我这是怎么了?”我问外婆。 “这是你感到了音乐的美妙,音乐的灵魂之所在呀!”她笑着回答。“你看,练琴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可怕,它同样也能创造出这种令人沉醉的音符。只要你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你就能享受到这一切,并且拥有快乐。就像你玩耍时那样,不去想别的,只是痛痛快快地把自己交给音乐,快乐在不知不觉时就来到你身边了。多美妙的事情哟!” 语罢,老人又回归她的音乐世界去了,还是那幅享受的模样,还是那些简单的曲目,却足以让她快乐。我安静地听了一个下午,听那些自己已经不屑一顾的“讨厌家伙”,第一次发现它们的声音原来是这样欢快,这样融洽,叫人甜到心里去。啊!这就是外婆所说的快乐吗! 回到家中,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认真练琴,静静地体会音乐中流露出来的喜怒哀乐。父母夸奖我,但最让我高兴的还是这享受音乐的过程,远不是一句喜欢就可以包含的。 心情的好坏,事物的成败,不过都是由心态决定。享受过程,便享受了生活! 例文3 过程的魅力 结果和过程两兄弟相约去登山。望着耸立于云端的巍峨的山峰,二人都在摩拳擦掌。未等过程说“开始吧!”,结果已经“噌噌噌”蹿起多高。过程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摇了摇头,迈开了第一步。山道真美!嫩绿的野草摆动着腰肢,五色的野花眨动着眼睛,如盖的树冠撑起了巨伞,翩飞的蝴蝶跳起了舞蹈……过程一开始就陶醉了,真的不想移动脚步。而结果呢,并没有被大自然创造的奇迹所吸引,他把目光紧紧盯着峰顶,对他来说,只有登顶,别的什么都不重要了。 “快点,过程哥哥!还磨蹭什么呢,我们离山顶还早着呢!”性急的结果回头喊了一声,继续往上攀登。 “结果弟弟,你何必那么急躁呢!你瞧,这一路的风景,多么赏心悦目啊!它们不能挽留你欣赏的目光吗?”过程很不理解地望了望结果的背影。 “来不及了!我们的目标在山顶呢,那里美不胜收。你没听古人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吗?”结果仍然目视山顶,马不停蹄。他把小草的轻声问候冷漠在身后,把百花擂台赛的盛景抛弃在一边,他甚至为了走近道不惜踩坏了蚂蚁的家园。 过程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把目光转向了一路的风景。“哗——”一道瀑布从天而降,过程情不自禁地吟出“疑是银河落九天”;“唿——”一只苍鹰直上苍穹,过程忘其所以地惊叹“大鹏展翅九万里”;猛然间一方怪石突兀眼前,过程惊诧莫名地高呼“信造化之尤物也”……过程就这样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侧耳谛听,时而深深呼吸,时而依石冥想,他太兴奋了,他真想高声歌唱,他真想尽情跳舞,他真想变成绕山穿行的一缕风。 而结果呢,依然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向上攀登,终于他喘着粗气爬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山顶。此时,他满眼的都是鲜花,弥耳的全是掌声,他陶醉在登顶的荣耀中。可是,当他面对迟到山顶的过程的提问时,只有一脸倦容与诧异。 “你接受到树木的邀请了吗?”“没有。”“你参加百鸟音乐会了吗?”“没有。”“你欣赏到了大自然雕塑的奇松怪石了吗?”“没有。”“你收到了大山赠送给你的风纱巾了吗?”“没有。”…… 过程和结果两兄弟站在山顶若有所思。 “结果固然令人向往,但是过程更富有魅力。”一个声音从山的那边飘来。 【解析】 试题分析:以“享受过程”为题目,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学生应在审题中感悟到一种“享受”的最高境界,选材立足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某一过程经历,并从中获取了一种成功,一种喜悦……此外,在命题作文中,还要求学生写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作品。 考点:考查表达应用能力.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点评: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读懂材料是审题立意关键。材料作文注意抓材料中的关键句关键词,这则材料关键部分是父子的对话。可以从儿子的回答立意,也可以从父亲的话语中立意,当然也可以从反面立意。这则作文审题立意不难,关键是学生如何写出与众不同的新意来,还有注意记叙文要注意详略得当,避免写成流水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