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逐渐形成发展和巩固的。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联系源远流长。材料一:唐蕃会盟碑及碑文 “… …神圣赞普弃宗弄赞与唐主太宗文武孝皇帝通聘和亲,于贞观之岁迎娶文成公主。此后神圣赞普弃隶缩赞与唐主(中宗)圣文显武皇帝重结姻好,景龙之岁,复迎娶金城公主,永崇甥舅之好矣。…. ..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神人俱以证治,世世代代,使其称赞。是以盟文节目,题之于碑也。”材料二:。《元史・百官志三》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置院使二员,同知二员,副使二员,经历二员,都事四员,管勾一员,照磨一员”。院使由朝廷命官任领。吐蕃有事,另设分院往治。宣政院的官员,僧俗并用,是元朝设立的一个特殊机构,它既是管理全国佛教的事务机关,又是直接统领吐蕃的政务和军事。材料三:中国清代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行政长官全称是“钦差驻藏办事大臣”,又称“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设正副各一员,副职称“帮办大臣”。雍正五年(1727)始置,至宣统三年(1911)、历一百八十四年驻藏大臣共八十三任,计五十七人(内有再任及三任者)。帮办大臣共五十二任,计四十九人。由帮办大臣升任办事大臣者九人。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会同达赖监理西藏地方事务,诸如高级僧俗官员的任免,财政收支的稽核,地方军队的指挥,涉外事务的处理,司法、户口、差役等项政务的督察等。此外,并专司监督有关达赖喇嘛、班禅及其他大呼图克图(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拈定灵童、主持坐床典礼等事宜。材料四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总投资88.9亿元的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9:00全线通车。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8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西藏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3)从材料二三四来看,中央政府对西藏履行了那些职能,起到了哪些作用?(12分)(4)作为共和国的公民,通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来谈谈你的感想?(8分)
答案:答案:(1)唐政府与吐蕃和亲;吐蕃赞普于唐王朝会盟;两个政权当时互不隶属;和亲和会盟保证了两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并促进的藏族地区的社会进步。(2)西藏与中央由并立政权到成为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隶属于中央政府。(3)管理和建设。保持了西藏地区的社会稳定;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的团结。(4)西藏地区自古就与中央保持友好关系,自元朝开始历代政府都对西藏进行了有效管辖,就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持西藏地区的稳定、发展、繁荣是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愿望。西藏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允许外国干涉中国内政。(只要观点立场正确,并适时结合材料与现实便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