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材料一 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 发展阶段 第一步 载人飞船阶段 第二步 空间实验室阶段 第三步 建成中国空间站 阶段成果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正在探索中,预计2020年之前完成。 技术攻关 掌握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 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 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尚未解决。 材料二 我国航天人不依赖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支持,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新一代航天人继承、发扬了老一辈航天人的精神,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1)结合材料一,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2)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弘扬以“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民族精神的意义。
答案:(1)①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中国对载人航天科技的探索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又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②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实践的基础上,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不断取得成功突破。 ③ 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还未最终完成,还有许多难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2)①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 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③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弘扬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