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关注民生”继续成为2010年“两会”的“高频词”。某校高一(5)班5位同学组成的研究性学习小组,特别关注“两会”期间的“民生”话题,为此,他们开展了调查和探究活动。 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百姓对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有10.0%的人建议政府要控制物价,特别是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同时要加大财政对困难群众的生活补助和救济力度,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试从经济生活的角度为“政府加大财政对困难群众的生活补助和救济力度,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必要的理论说明。 (2)针对当前存在的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人们的普遍诉求。请你从经济学角度,说明应如何 “维护公平正义”。
答案:.(1)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②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通过对困难群体的生活补助和救济力度,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缺陷,所以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国家通过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以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 (如果学生回答公平与效率关系也得分,能完整从两个角度说明理由即可满分。) (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 ②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使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利用财政与税收的手段,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