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14年是中日友好邦交42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中日贸易情况 贸易额(单位:亿美元) 增长率(%) 贸易产品结构 贸易地位 3428.9 15.1 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 料、矿产品、植物产品 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国 中国出口日本 1483 22.5 日本出口中国 1945.9 10.1 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 日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对象 注:2013年9月,日本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下降为9.4%,退居为中国第四大贸易对象;日系车在华销量环比下降29.5%,同期相比下降高达40.8%,部分日本企业加速结束在中国设厂的步伐,将投资重心转向东南亚。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 (2)在新形势下发展对外贸易,我们的应对策略是什么。(11分)
答案:(1)现象:中日贸易产品结构不同,但互补性强;(1分)中日都是对方的重要贸易伙伴,2011年贸易额都有所增长,(1分)2012年受“购岛”影响,有所下降。(1分) (2)应对策略: 国家:①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快走出去步伐。(2分)②要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2分)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发展的根本基点放在自已的力量上。(2分) 企业:①注重结构调整,转变生产发展方式,②树立正确的经营战略,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③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树立竞争优势,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⑤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每个点1分,共5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是图表题,图表题应该遵循横向看差距,纵向看变化的基本原则,同时还要注意题中小注的信息,并从中提取相关信息对整个图表进行综合分析。按照上述原则,观察比较图表,不难得出:中日贸易产品结构不同,但互补性强;中日都是对方的重要贸易伙伴,2011年贸易额都有所增长,2012年受“购岛”影响,有所下降。 (2)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通过解读设问,本题基本知识切入点在我国的对外开放,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新形势下发展对外贸易,我国的应对策略。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本题措施类的题目,但并没有设定行为主体,所以思考本题的时候应该从国家、企业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针对材料反映的信息和问题所在,从国家角度上看,从宏观政策上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针对材料的具体问题,应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从企业角度上看,从企业经营发展知识角度进行切入,即树立正确的经营战略和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树立竞争优势,从企业与国家大政方针相吻合的角度看,企业应转变生产发展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 考点:本题考查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