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材料: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对人热情,大度不小气。这种观念表现在饮食上就是请客吃饭要量大档次高。这种习俗在如今物质相对丰富的年代就变成了一种浪费现象。“舌尖上的浪费”既有公职人员,也有普通民众。公职人员公款吃喝,不掏腰包不心疼;普通百姓多点菜有剩余,才显面子和身份。《人民日报》曾谈到这样一个细节,一行中国人在德国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被罚款50马克。餐厅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饭花的钱是你们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几年前,芬兰央行行长在一次公务接待中,因点了一盘20欧元的鹅肝而被迫辞职。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公民和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遏制舌尖上的浪费”?(8分)
答案:公民: ①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需要人民群众正确履行公民的责任,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结合,自觉抵制自身舌尖上的浪费。(2分) ②依法行使监督权,加强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积极举报浪费国家财政的行为。(1分) 政府: 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自觉抵制奢靡之风。(1分) ②政府必须认真履行经济职能,加强对消费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同时还要认真履行文化职能,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分)。 ③政府公职人员要坚持依法行政,在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中起表率作用,保证清正廉洁,自觉接受监督。(2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该题以“舌尖上的浪费”为背景,要求我们从公民和政府角度回答如何“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公民角度要考虑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和公民的监督权;政府角度要考虑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等,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