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地对海洋气流的影响,不仅造成山坡两侧的天气差异,而且对山坡两侧的气候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 材料一  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图甲所示。 材料二  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下降0.8℃。某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气温每百米下降0.5℃。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l℃。 材料三  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A、B两地的气温。 (2)在爬山过程中,在哪一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 (3)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 (4)运用所学原理,分析为什么他们越往高处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5)山地阻挡了海洋气流的深入,山地常成为气候类型的分界线。试各举中国和世界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答案: (1)A  22℃     B  28℃ (2)1000米   1000米附近以下云雨天气,再往上天气晴朗 (3)迎风坡多雨,背风坡晴朗 (4)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虽然太阳辐射较强,但空气保温作用弱,地面获得的热量比失去的少,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5)中国:大兴安岭、贺兰山等阻挡东南季风进入,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世界:科迪勒拉山系,阻挡海洋水汽进入,形成南、北美洲大陆西岸与东岸、中部的气候差异。
地理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