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用游标上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摆球直径为 cm.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 (2)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单摆的周期T= 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象如图(丙),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A.g B. C. D. (4)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比较,发现测量结果偏大,分析原因可能是 A.振幅偏小 B.在单摆未悬挂之前先测定其摆长 C.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 D.开始计时误记为n=1 (5)该小组的另一同学没有使用游标卡尺也测出了重力加速度.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测出一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动周期T1,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L,再测出其振动周期T2.用该同学测出的物理量表达重力加速度为g= .
答案: 考点: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专题: 实验题;单摆问题. 分析: 考查游标卡尺和秒表的读数;游标卡尺先读主尺(只读整数),再加上游标尺(格数乘以分度分之一,格数找对齐的一个不估读);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和数学知识得到重力加速度与T2﹣L图象斜率的关系.由单摆周期公式,求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根据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分析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大的原因. 解答: 解:(1)主尺读数:2.0cm; 游标尺对齐格数:6个格,读数:6×0.1=0.60mm=0.06cm; 所以直径为:2.0+0.06=2.06cm; (2)秒表中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0.5s,而大盘指针在7.52s,因此秒表读数为1min7.52s,即67.52s; 由单摆全振动的次数为n=30次,秒表读数为t=67.52s,该单摆的周期是T=2.25s; (3)根据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可知,T2﹣l图线斜率k=. 故选:C; (4)根据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可知: A、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与振幅无关,振幅偏小,不影响测量结果,故A错误; B、在未悬挂摆球之前先测定好摆长,摆长偏小,g偏小,故B错误; 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摆长偏小,g偏小,故C错误; D、开始计时误记为n=1,则周期偏小,g偏大,故D正确; 故选:D. (5)先测出一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动周期T1, T1=2π 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L,再测出其振动周期T2. T2=2π 解得:g= 故答案为: (1)2.06; (2)2.25; (3); (4)D; (5). 点评: 常用仪器的读数要掌握,这是物理实验的基础.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从而求解加速度,摆长、周期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