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美国科学史学家乔治·萨顿说:“科学史的目的是,考虑到精神的全部变化和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全部影响,说明科学事实和科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其中,科学的进步是注意的中心,而一般历史经常作为背景而存在。” 材料一  日本的科学史权威薮内清精辟地指出:“在古代文明中,天文学一直属于高层次的科学,而且深深地染上了世界各种文明时代所具有的特色。构成中国天文学史主流的是历法研究和以占星术为目的的天文观测。”         ——樊树志《国史概要》 (1)分别列举两汉、宋元时期的天文历法成就(至少两项)。结合所学,分析上述科学成就取得的社会背景。 材料二  李时珍指出:“医者贵在格物。”他为写作《本草纲目》,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详尽阅读、研究前代医药典籍,广泛批阅……他动手栽培和加工炮制过不少药物,为了解某些药性,甚至冒着危险亲自试服。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及技术的综合性科技著作。他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科学的结论应当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皆需试见而后详之。”徐光启博闻强识,“考古证今,广咨博讯……一事一物,必讲究精研,不穷其极不已。故学问皆有根本,议论皆有实见。”他主持编撰的《农政全书》,其写作特点是“杂采众家,兼出独见”,主要以辑录前人农业文献为主。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2)结合所学,概括三位晚明科学家在科学态度与方法上的共同特点。 同治元年(1862),恭亲王奕、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1867年增天文算学馆。1872年拟订了课程计划,其中第四年讲求数理启蒙及代数学,翻译公文;第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第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第七年讲求化学、天文、验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第八年讲求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 上海格致书院,中国近代著名书院,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中国科学家徐寿创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王韬主持书院期间,不仅“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洋务,然史论亦在所不废”。书院的考试命题,一般也都由洋务派官员、早期维新思想家来命名,使得格致书院不但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而且造就了一批从事社会改革的人才。 (3)根据材料,概括京师同文馆和上海格致书院的共同特点。结合所学,分析京师同文馆和上海格致书院创办的背景和意义。 答案:(1)成就:张衡发明浑天仪;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 背景:专制统治的需要;农业生产的需要;“天人感应”思想。(答任2点给2分) (2)特点:反对明朝中期以来知识界“空谈心性、不重实事”的学风;亲身实践、强调实验;对前代科学成果进行总结。(任2点4分) (3)特点:学习西学;经世致用。 背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新式人才。 意义:推动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播,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传播。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