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果蝇的X、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1 P:刚毛(♀)×截毛(♂)→F1全部刚毛 杂交组合2 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杂交组合3 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A.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通过杂交组合1可判断刚毛对截毛为显性    C.通过杂交组合2,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D.通过杂交组合3,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答案:C 【解答】A、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A正确; B、杂交组合1中,刚毛(♀)×截毛(♂)→F1全部刚毛,这说明刚毛相对于截毛为显性性状,B正确; C、设控制刚毛的基因为B,控制截毛的基因为b,若基因位于非同源区段上,P:截毛(XbXb)×刚毛(XBY)→F1刚毛(XBXb):截毛(XbY)=1:1;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上,P:截毛(XbXb)×刚毛(XBYb)→F1刚毛(XBXb):截毛(XbYb)=1:1.由此可见,根据杂交组合二不能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C错误; D、设控制刚毛的基因为B,控制截毛的基因为b,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上,P:截毛(XbXb)×刚毛(XbYB)→F1截毛(XbXb):刚毛(XbYB)=1:1,故通过杂交组合三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D正确。 故选:C。 【分析】1、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女患病率不一定相等; 2、非同源区段中的X染色体特有的区域,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3、非同源区段的Y染色体特有的区域,其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而且该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即伴Y遗传。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位于性染色体不同区段遗传的特点,并能够根据遗传特点设计实验验证基因存在的位置,具有一定的难度。
生物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