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物理
题目
一列简谐横波,在t=0.6s时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 这列波的波速是m/s C. 从t=0.6s开始,质点P比质点Q晚0.4s回到平衡位置 D. 从t=0.6s开始,紧接着的△t=0.6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4m E. 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尺寸为10m的障碍物,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答案:BCD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物理 试题推荐
物理 试卷推荐
2019-2020年高二上半期期中考试物理题带答案和解析(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
2018-2019年高三10月份考试物理试卷(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
宁夏2019年高一下半年物理期中考试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青海省海西州高级中学2020-2021年高一期中物理无纸试卷完整版
高一物理2018年上期单元测试无纸试卷
2021届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高三期中物理在线测验完整版
广元天立国际学校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考题同步训练
海安高级中学2019年高一物理上期月考测验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2017年至2018年高二下半年期末考试物理考题(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
2019届高三三模理综物理题带答案和解析(江西省南昌市)
最近更新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中产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染色体的唯一成分 B.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C.三者
在圆轨道上运动的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如图,AE∥DF,AE=DF,要使△EAC≌△FDB,需要添加下列选项中的()A.AB=CD B.EC=BF
已知函数f(x)=,则下列区间不是递减区间的是( ) A.(0,+∞)
“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这一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下外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硅可以用来制造变压器的铁芯片材料 B. 二氧化硅可以用来制造光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一个化学反应需要加热
绿豆根尖具有分裂能力的区域是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操作1和操作2均不正确的是 选项 鉴别的物质 操作1 操作2 A 水和过氧化氢 观察颜色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有些故事情节跟长安的“市”有关。以下场景在剧中不会出现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听觉是在哪里形成的?( )A.内耳 B.位听神经 C.耳蜗听觉感受器 D.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卖花声 张舜民[注]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个物体处子某个位置,重力势能的大小是惟一确定的 B. 重力势能为零的物体,不可
It was raining heavily. Little Mary felt cold, so she stood
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面粉和葡萄糖(加水,振荡) B.羊毛纤维、涤纶——
用四舍五入按要求对0.06019其中错误的是() A.0.1 (精确到0.1) B.0.06 (精确到千分
一定质量的钠、钾投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气体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投入的Na、K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是22:9,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C6H1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