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今,大多数历史学家已能分清曾在数十年里,一直起作用的背景原因和在1914年6月28日弗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后的紧张的敷星期中开始起作用的直接原因。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全球通史》 材料二1918—1919年世界流行性感冒要导致2200万人失去生命。在欧洲各国,食物的配给量极低,人们的抵抗力极弱,因而死亡的人数也最多.俄国死去了40万人,德国有30万人死亡,在伦敦,疾病流行时,一周之内就有1.8万人死去。 材料三 战争结束后,德国物价急剧上涨,面包的价格竟然上涨了2倍多。对此,德国人民上街游行,抗议物价上涨。有3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游行,并进而发展为暴动,上千人被杀,上万人被捕入狱.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战争给人们带来哪困苦?对此你有何认识?
答案: (1)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或斐迪南大公被刺)。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 (2)困苦:战争使疟疾流行,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战争严重破坏了经济;战争使社会矛盾激化,引发了政治危机。认识:要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等。 说明: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若学生答案不拘所给答案的文字表述,意思相近且言之成理,教师应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