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战后国际格局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被冷战所取代”。 问题: (1)材料中的“合作者”是谁?促成他们合作的“共同的危险”是指什么?(4分) (2)二战临近结束时,合作者的合作为何会“开始动摇”? (4分) (3)简要叙述“合作”是如何被“冷战”所取代的(5分)
答案:(1)反法西斯同盟(或美英苏中等具体国家)(2分) 反法西势力的历史使命(或极权扩张势力,或轴心国集团)(2分) (2)当共同的危险即将过去,同盟内的各自利益开始凸现,美英等国的政治制度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而苏联的社会制度却是社会主义制度,(2分)二战临近结束时,苏联在东欧扩充势力,与英美等国的利益产生冲突(2分)。 (3)合作者之间虽然矛盾重重,但共同的危险和协同作战,还是构建起维护世界和平的雅尔塔体系。(1分) 邱吉尔铁幕演说揭开冷战的序幕(1分) 杜鲁门主义提出,冷战正式开始(1分)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1分),两个德国和的出现(1分),朝鲜的分裂等,冷战局面最终形成。(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