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但分散的农业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l956年,基本完成了农业合作化。 材料(二)  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速成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所必须的基本方针。 材料(三)  1978年,安徽省大旱……l8户农民和把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一年后获得了粮食大丰收。 (1)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哪几次调整? (2)说明调整的原因、核心内容和结果。 (3)请总结关于经济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 (1)①建国初——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后(或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①原因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度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提高了农业生产力。②原因是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愈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核心是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央纠正总结前二者教训,作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其直接原因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困难。核心是坚持土地公有制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极大的提高农民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3)①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②正确处理农业轻重比例关系③保持安定团结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提供保障④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⑤健全民主与法制,既防“左”又防“右”,防个人崇拜⑥适合国情道路(答上四点即可)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