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2011年1月4日,英国《晚报》发表文章,称中国的治理沙漠化运动取得历史突破。截止到2010年的5年间,中国的沙漠面积每年减少1 717平方公里,估计中国有53万平方公里沙漠土地可以得以恢复。 材料二 (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主体位于__________(省区),从自然区来看,该山脉以东是__________,以西是__________。 (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试分析荒漠化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3)C地区荒漠化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4)针对该区域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 答案:解析:第(1)题,A山脉是大兴安岭,主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第(2)题,科尔沁沙地属于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是由于过度开垦形成的,荒漠化土地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第(3)题,呼伦贝尔草原的斑点状荒漠化圈,主要分布在水井周围,集中连片的掘水工程使得牲畜数目迅速增加,大面积的草地被破坏。第(4)题,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 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过度农垦,破坏植被。 (3)斑点状的荒漠化圈 水井周围集中了大量牲畜,过度放牧。 (4)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林草面积,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护田林和防护林等。
地理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