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荣获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吉野彰是最早开发具有商业价值的锂离子电池的日本科学家,他设计的可充电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可充电电池的放电反应为LixCn+Li(1-x)CoO2=LiCoO2+nC。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电池用于电动汽车可有效减少光化学烟雾污染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LiCoO2−xe−=Li(1-x)CoO2+xLi+ C. 充电时,Li+由A极移向B极 D. 若初始两电极质量相等,当转移2NA个电子时,两电极质量差为14g 答案:CD 【解析】 可充电电池的放电反应为LixCn+Li(1-x)CoO2=LiCoO2+nC,则放电时正极反应为Li(1-x)CoO2+xLi++xe−=LiCoO2,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即为电解池的阳极,反应逆转,则反应为LiCoO2−xe−=Li(1-x)CoO2+xLi+,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两极质量差,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A.汽车燃烧汽油等化石燃料,排放的汽车尾气含氮的氧化物,大量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在日光照射下二氧化氮能使氧气经过复杂的反应生成臭氧,臭氧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后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就是光化学烟雾,电动汽车可有效减少光化学烟雾污染,故A正确; B.可充电电池的放电反应为LixCn+Li(1-x)CoO2=LiCoO2+nC,则放电时正极反应为Li(1-x)CoO2+xLi++xe−=LiCoO2,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即为电解池的阳极,反应逆转,则反应为LiCoO2−xe−=Li(1-x)CoO2+xLi+,故B正确; C.由图知,A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B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充电时,Li+由B极移向A极,故C错误; D.若初始两电极质量相等,当转移2NA个电子时,负极减少2molLi其质量为14g,正极有2molLi+迁入,其质量为14g,两电极质量差为28g,故D错误; 故答案选CD。 【点睛】本题需要明确电池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工作原理即可解答,注意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结合,找出电池的正负极。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