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详细信息 |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焓变大于0的是 A. 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 B. Zn和稀H2SO4反应制氢气 C. Ba(OH)2·8H2O和NH4Cl反应 D. HCl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
2. | 详细信息 |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2CO3 C. NaHS
|
3. | 详细信息 |
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0-13 mol·L-1的溶液中,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H4+、Al3+、NO3-、Cl- B. Na+、K+、Cl-、NO3- C. Cu2+、Fe2+、Cl-、 NO3- D. Na+、AlO2-、SO42-、SiO32-
|
4. | 详细信息 |
在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10 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1,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 s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 0.02 mol·(L·s)-1 B. 1.8 mol·(L·s)-1 C. 1.2 mol·(L·s)-1 D. 0.18 mol·(L·s)-1
|
5. | 详细信息 |
反应C(s)+H2O(g) ①增加C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6. | 详细信息 |
在含有酚酞的0.1 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则溶液颜色 A. 变蓝色 B. 变深 C. 变浅 D. 不变
|
7. | 详细信息 |
下列与滴定实验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NaOH滴定盐酸时,只能用酚酞作指示剂 B. 用KMnO4滴定亚硫酸钠溶液的实验中不需要另外加入指示剂 C. 用滴定管准确量取20.0 mL盐酸 D. 用NaOH滴定盐酸时,若滴定结束时俯视刻度,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
8. | 详细信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的条件下ΔH不同 B. 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 某反应低温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则高温条件下一定能够自发 D. KNO3溶于水的过程熵值减小
|
9. | 详细信息 | ||||||||||||||||||||||||
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X(g)+3Y(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c1>c3 B. a+b=Q C. 2p2<p3 D. α1+α3>1
|
10. | 详细信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水能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B. 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它是非电解质 C. 固体磷酸是电解质,所以磷酸在熔化状态下和溶于水时都能导电 D. 胆矾虽不能导电,但它属于电解质
|
11. | 详细信息 |
已知室温下0.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4.32×10-4 mol·L-1,则该CH3COOH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 A. <1×10-14 B. >1×10-14 C. =1×10-14 D. 无法确定
|
12. | 详细信息 |
.在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1)某温度时,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的c(H+) 与0.01 mol·L-1 的醋酸溶液中的c(H+)的比值 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理由是_________。 (2)常温下0.1 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_____。 A.c(H+) B. (3)现有pH均为3的醋酸、硫酸两瓶溶液: ①设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c1、c2,则其关系式为_________(用“<”“>”或“=”表示,下同)。 ②取相同体积的两种酸分别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后,再分别加入少量等量的锌粉,反应开始时放出氢气的速率依次为v1、v2,则其关系式为_______,反应结束放出的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1、V2,则其关系式为_____。
|
13. | 详细信息 |
对于可逆反应:mA(g)+nB(g) A. 由图b可知,ΔH<0 B. 图a中要使平衡状态Ⅱ到平衡状态Ⅰ,可以加入催化剂 C. 若m+n>p+q,则由状态Ⅱ到状态Ⅰ可以压缩容器体积 D. 在不同的平衡状态Ⅰ和Ⅱ时,化学平衡常数一定相同
|
14. | 详细信息 |
(1)常温下,将1 mL pH=1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mL,稀释后的溶液中c(H+):c(OH-)=_____。 (2)某温度时,测得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为1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____。该温度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25 ℃。 (3)常温下,设pH=5的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c1;pH=5的Al2(SO4)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c2,则c1/c2=________。 (4)常温下,pH=13的Ba(OH)2溶液a L与pH=3的H2SO4溶液b L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若所得混合溶液呈中性,则a∶b=________。 若所得混合溶液pH=12,则a∶b=________。
|
15. | 详细信息 |
氧化还原滴定同中和滴定类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现用0.001 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无色NaH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滴定实验所需仪器和用品是____________。 A 酸式滴定管(50 mL)B 碱式滴定管(50 mL) C 量筒(10 mL) D 锥形瓶 E 铁架台 F 滴定管夹 G 烧杯 H 白纸 I 胶头滴管 J 漏斗 (2)实验中用_____(填“酸”或“碱”)式滴定管盛装酸性KMnO4溶液,原因是_______。 (3)本实验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使用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 (4)①滴定前平视液面,刻度为a mL,滴定后俯视刻度为b mL,则(b−a) mL比实际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_____(填“大”或“小”),根据(b−a) mL计算得到的待测液浓度比实际浓度_____(填“高”或“低”)。 ②若滴定时所用的酸性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待测液浓度值会____(填“偏小”“偏大”或“不变”)。
|
16. | 详细信息 |
汽车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其尾气(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等)带来的环境污染越来越明显,机动车废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1)设汽油成分为C8H18,若在气缸中汽油高温裂解产生丁烷和丁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 ①汽车启动后,气缸内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___________。 ②1mol空气中含有0.8molN2和0.2molO2,1300℃时在含1mol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 (3)尾气中的CO主要来自于汽油不完全燃烧。 ①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 △H=+221kJ·mol-1, 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______________。 ②测量汽车尾气的浓度常用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其中CO传感器可用下图简单表示,则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 (4)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换器,可有效减少尾气中的CO、NOx 和碳氢化合物等废气。 已知:N2(g)+O2(g)=2NO(g) △H1=+180kJ/mol CO(g) +1/2O2(g)= CO2(g) △H2=-283kJ/mol 2NO(g)+ 2CO(g) = 2CO2(g) + N2(g) △H3 则△H3 =__________kJ·mol-1。 (5)光化学烟雾(含臭氧、醛类、过氧乙酰硝酸酯等)是汽车尾气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写出2-丁烯与臭氧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生成乙醛及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
17. | 详细信息 | ||||||||||||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 (5)在800 ℃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为2 mol·L-1,c(H2)为1.5 mol·L-1,c(CO)为1 mol·L-1,c(H2O)为3 mol·L-1,则下一时刻,反应向_____(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
18. | 详细信息 |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A. NaOH(固体) B. H2O C. HCl D. CH3COONa(固体)
|
19. | 详细信息 |
在相同温度下,100 mL 0.01 mol·L-1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1醋酸溶液相比,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 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B. CH3COOH的电离程度 C. H+的物质的量 D. CH3COOH的物质的量
|
20. | 详细信息 |
下图是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盐酸(酚酞作指示剂)的滴定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a<b B.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0 0 mol·L-1 C. 指示剂变色时,说明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 D. 当滴加NaOH溶液为10.00 mL时,该混合液的pH=1+lg 3
|
21. | 详细信息 |
工业上采用硫铁矿焙烧去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流程如下: (1) 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滤渣Ⅱ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 试剂X常选用SO2,写出“还原”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 从分离出滤渣Ⅱ后的滤液中得到产品,应进行的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4) FeSO4·7H2O在医学上常用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方法测定某补血剂中亚铁离子的含量。 步骤a:取8片补血剂样品除去糖衣、研磨、溶解、过滤,将滤液配制成250 mL溶液; 步骤b:取上述溶液25 mL于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硫酸酸化,逐渐滴加0.010 0 mol·L-1的KMnO4溶液,反应为5Fe2++MnO4-+8H+===5Fe3++Mn2++4H2O。记录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假定药品中其他成分不与KMnO4反应)。 步骤c:重复“步骤b”2~3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20.00 mL。 ① 步骤a中配制250 mL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胶头滴管。 ② 该补血剂中亚铁离子的含量为________mg/片(请写出计算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