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语文

判断下列关于提高阅读速度的表述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要想读得快,要做到边读边想,抓住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2. (2) 为了节约时间,加快速度,我们可以跳着读,把不重要的部分略过去不度。
  3. (3) 带着问题读,遇到不懂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往下读。
  4. (4) 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
读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看拼音写词语。

yú shì

jiàn lì wàng yì

yāo qiú

dào lù

wàng ēn fù yì

课文《小露珠》内容理解填空。

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 , 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

“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

  1. (1) 夜幕降临的时候,小露珠都出现在了哪里    

  2. (2) 选文提到了哪几种小动物,它们都是怎么称呼小露珠的?

  3. (3) 模仿文中划线部分填空

    雨越来越       学习越来越       跑得越来越

下列句子理解错误的一句是:(    )
A . 《三味书屋》这课中,作者写梅花的目的是借花喻人,为了表现鲁迅一生的品行像梅花一样。 B .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地,似乎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这句话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紧张心情。 C .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中的“摇篮”指小孩睡觉的篮子。 D .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将下列成语填入句子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福建,东临台湾海峡,西北横贯武夷山脉,____,自然美景闻名中外。

A . 车水马龙 B . 依山傍水 C . 井井有条 D . 山穷水尽
课文阅读。

玛琪叹了口气,去上课了。她脑子里还在想着当她爷爷的爷爷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们上的那种老式学校。附近所有的孩子都到一处去上学,他们在校园里笑啊、喊啊,他们一起坐在课堂里上课;上完一天的课,就一块儿回家。他们学的功课都一样,这样,在做作业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互相帮助,有问题还可以互相讨论。

  1. (1) “玛琪叹了口气,去上课了。”可以看出玛琪:
  2. (2) 新式学校孩子们够到一处去上学,只能在家里面,他们面对的老师是,做作业互相帮助,有问题互相讨论。 
  3. (3) 对选段表达的情感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主要表达了玛琪对爷爷的思念之情。 B . 主要表达了玛琪对老式学校生活的向往之情。 C . 主要表达了玛琪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4. (4) 托米他们的上学方式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多选)
    A . 孩子们都集中一个地方学习 B . 孩子们在不同的地方学习。 C . 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智力,学习不同的课程。 D . 老师是机器人。
看拼音,写词语。

ài mù

bǎo lěi

píng héng

xūn táo

dīng zhǔ

hūn shā

读句子,回答问题。

学写字不仅要动笔,还要用心,不但要观其形,而且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

  1. (1) 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
  2. (2) 解释“心领神会”的意思。
  3. (3) 用“不但……而且”造句。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1) 举头望明月,
  2. (2)  青,红,鱼,鸟 。
  3. (3) 小荷才露 ,早有蜻蜓
  4. (4) 古对 ,圆对 。和风对,朝霞对
  5. (5)  ,性本善,性 ,
  6. (6) 人们端午节吃棕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 。
词句运用。

得意    焦急    愤怒

请你从上面词语中任意选择一个,用具体的动作描写的语句来表现。

病句诊所。

①他在热情的掌声中登上了讲台。

②星期天的上午,我在动物园看了一天的大象。

③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那些意志坚强的人。

④同学们认真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⑤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成功——(___)
粗糙 ——(___)
简单——(___)
容易——(___)
美好——(___)
开头——(___)
课外阅读。
第一次到苏州
①关于心灵之乡何处,常常不敢肯定,只记得一见苏州,便宛如旧识。
②第一次到苏州,是随了父亲一道。本来以为读大学了,应该可以自己独自出这趟远门,可是终于遂了母亲的执着。父亲因为几十年前在苏州读的师范,也隐隐地有故地重游的心事,就一起上了路。
③到学校的当天我就出了一个洋相。傍晚带父亲刚踏进人声鼎沸的餐厅,我就在刚拖过的地板上重重地滑了一跤,手中的饭盒摔得老远。我连忙爬起来也不敢看看四周,只是默默地洗净了双手和碗筷,就又去打了饭和父亲一起吃起来。饭是我爱吃的米饭,菜则是一律的糖醋口味(这样的伙食我一吃就是四年)。吃饭的时候我一直低着头,偶尔抬眼看看对面静静地坐着吃饭的父亲,却是居家一样的坦然。我知道这是父亲曾经待过的苏州,又是他的儿子将要生活多年的苏州,一定是很有感触的吧!从接到来自苏州的大学录取通知,父亲竟然从来没有和我谈起过这个他一度相当熟悉的城市。这始终让我感到非常疑惑,难道父亲的记忆中,对苏州竟是没有一点儿印象了吗?
④第二天正式报到,结束后我就陪父亲往教学楼那个方向散步。从宿舍到教学楼大概有三四百米的路程,中间还有很大一片沟壑起伏的农田。巧的是靠近路边,有一个长满杂草浮萍和寥寥几株莲藕的水塘。水塘看来很少有人清理,水是那种看起来很脏的深绿,酷热中发出浓浓的臭味。那天我们路过的时候,正好有一个黝黑精瘦的中年男人,裤腿卷得老高,从池塘里担了深挖出的泥淤,赤着脚往旁边的田里去。那是真正最好的绿肥。在九月的阳光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男人额头上的褶皱和慢慢滚落的汗珠。父亲说:“苏州人这么富,到底还是苦出来的。”
⑤我知道父亲的意思。这个素不相识的农人和我家乡的爷爷辈叔叔辈一样辛劳而充实。他们将自己的大滴汗珠凝成一个个丰年,在朴实而知足的心底珍藏。这块土地的富庶与繁荣,从来就不曾少了这些史册之外的人们。我的心似乎是重重跳了一下:不看文人看农人的苏州,也正如我的家乡一样亲切友善。
⑥很快我就将这里当作了真正的家乡。原来,我与苏州,竟然是这样一见如故的。
【1】用波浪线画出前后照应的句子。
【2】对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表露自己的疑惑,进而引出下文,使自己的疑惑得到解答。
B.因为已经过了很多年,所以父亲对苏州已经淡忘了。
C.从结构上看此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从内容上看,父亲绝非对苏州没有印象。
【3】体现父亲对苏州有所感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对素不相识的农人的描写,展现了农人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从而揭示了苏州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5】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我的“出洋相”与父亲吃饭的表现形成对比,反衬了父亲的坦然。(______)
(2)我吃苦耐劳的品质与苏州精神相照应,揭示了与苏州一见如故的深层原因。(______)
【6】结合选文说说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五年级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的训练。(删去“一直”或“始终”)
B.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却还很健康。(将“健康”改为“充沛”)
C.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的建设服务。(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D.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删去“通过”或“使”)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 ,浪淘风簸自天涯。
2. ___________________ ,水村山郭酒旗风。
3. 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______________。
多音字组词。
cháo (_________) jiǎ (_________) tiáo (_________)
朝 假 调
zhāo (_________) jià (_________) diào (_________)
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例: 荷叶大大的,绿绿的。
西瓜________的,________的。
小鸡________的,________的。
根据拼音写汉字。

jiā tíng

dēng shān

diē dǎo

zhòng rén

___

___

___

___

fàng qì

zhī chí

sī mǎ guāng

___

___

___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叶尖儿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没有chóng dié(_________)起来的,也不留一点kòng xì(__________)。
(2)小时候,妈妈常常qiān(_____)着我的手来到小溪,来到zhuāng jia(_________)地,来到pú tao(_________)园……那里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