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七年级 八年级 中考 

初中 地理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亚洲雄风震天吼”。相信你很熟悉这首歌,那么你对亚洲了解有多少呢?请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1) 亚洲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洋和 洋,水域广阔,东部和南部地区气候显著。
  2. (2) 小明通过读图,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3. (3) 图中A,B,C,D,E五条河流中,位于中国境内的是
  4. (4) 亚洲南部冬季主要盛行的是季风,夏季主要盛行季风(风向)。
读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与其气候类型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地是地中海气候 B . ②地是热带草原气候 C . ③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D . ④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2. (2) 关于①②③④气候类型分布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B . ②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C . ③气候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 D . ④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下列山脉,呈东西走向的是(   )

A . 昆仑山 B . 雪峰山 C . 长白山 D . 祁连山
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因土地不合理利用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 水土流失 B . 土地荒漠化  C . 耕地减少  D . 土地盐碱化

读图,我国人口地理界线是图中的界线(  )

A . B . C . D .
我国的能源基地是(    )
A . 长江流域 B . 黄河流域 C . 珠江流域 D . 淮河流域
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东岸 B .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C . 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2个 D .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在于(   )

A . 交通便利、人口众多 B . 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C . 历史悠久、技术先进 D .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我国第一和第二长河均发源于(    )

A . 北方地区 B . 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读“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和“乙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据图分析,乙城市的气候特点是()
    A . 全年高温多雨 B .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 . 全年炎热干燥 D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 (2) 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
    A . 西北部和东北部 B . 西北部和半岛沿海 C . 西北部和东南部 D . 东北部和半岛沿海
  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展。“延延”作为小主人带领各国宾朋游览延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法国的布朗先生到世园会参观,“延延”最好为其提供一幅(   )
    A . 延庆区地形图 B . 北京市交通旅游图 C . 延庆区政区图 D . 世园会游览示意图
  2. (2)  下图是布朗先生来北京期间某日天气预报图,北京该日的天气状况是(   )

    A . 中雨转阴 B . 气温日较差7℃ C . 东风4级 D . 空气质量状况优
俄罗斯的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  )
A . 西西伯利亚平原 B . 中西伯利亚高原 C . 东西伯利亚山地 D . 东欧平原
在五带的划分中,北极圈是北温带和(  )之间的分界线

A . 热带 B . 南温带 C . 南寒带 D . 北寒带
日本的民族构成单一,其占绝对优势的民族是

A . 高山族 B . 大和民族 C . 汉族 D . 朝鲜族
如图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

A . 天如张盖 B . 地球是个球体 C . 地方如棋局 D . 地球是正方体

读下面的等高线图,请回答:

1)请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类型名称:

C_________ D_________   E_________   F_________

2)山顶A的海拔是_________米,小河位于山顶B_________方向。

3)李明同学说从CB爬山比从DA要容易,因为从CB爬山距离近。你认为他说的话可信吗?为什么?

4)假若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那么这两点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千米。

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看作圣城的是(

  A、麦加 B、耶路撒冷 C、麦地那 D、利雅得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的特点是(     )

A.南多北少

B.东多西少

C.夏秋多,冬春少    

D.冬春多,夏秋少

阅读美国本土、巴西、澳大利亚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国是以热带气候为主的国家,请说出获得该结论的依据是 。
(2)乙、丙两国的人口与城市都集中分布于 地区。
(3)丙国徽上有两种特有的动物,它们是动物界的跳远名将 和形体庞大的鸸鹋。
(4)甲、乙、丙三个国家的地理特征有许多共同之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居民都以白色人种为主 B.地形都是南北纵列,分东中西三部分
C.首都都不是本国最大的城市 D.甲、乙两国间的协商、合作可称为“南北对话”
(5)河流A和B都是世界著名河流,河流流程长,水资源丰富,但是航运价值A河远大于B河,试分析其人文原因。
沙特阿拉伯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南极地区冰盖面积广,储存了世界淡水资源的70%。某校地理实践活动课上进行“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缺水问题” 的研究。下图是竖版世界地图及阿拉伯半岛局部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同学们提出该研究课题的原因最可能是
A. 沙特阿拉伯淡水资源严重短缺 B. 沙特阿拉伯人口稠密需水量大
C. 气候变暖南极地区冰川融化量大 D. 南极地区濒临四大洋运输方便
【2】你认为该课题应该重点研究
①全球气候变化情况 ②选择运输的起止点 ③冰山的运输方式 ④冰山的运输路线 ⑤沙特阿拉伯缺水原因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3】将南极地区冰山运往沙特阿拉伯的合理交通运输方式及原因是
A. 铁路运输——直接运达 B. 航空运输——速度最快
C. 管道运输——损耗小 D. 水路运输——可行性大
【4】有同学认为运输终点应选择红海沿岸, 原因是这里
①人口集中,城市数量较多 ②地势较高, 便于输水③石油污染严重,水质较差 ④纬度较高, 冰山损失较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5】从南极地区大规模运送冰山到沙特阿拉伯最有可能的结果是
A. 缓解沙特阿拉伯缺水问题 B. 加剧沿线海域石油污染
C. 减少南极地区的臭氧空洞面积 D. 加重阿拉伯半岛酸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