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16世纪,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
材料二: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还产生了欧洲社会新的政治制度。
——马克思
材料三: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设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证国内安宁,规划共同国防,增进一般福利,使我们自己和我们后代得到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
①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成立 ③台儿庄战役 ④淞沪会战
①巴西经济的高度发达
②为了加强对内地的管理和开发
③为解决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
④为纪念民主革命的胜利
材料一 据马士罗举的《大事年表》记载,从1655年到1816年的161年里,西方的使节抵达北京,要求通商、传教不下十数次。他们是真正的叩关使者。虽然当他们离开紫禁城的时候,带走的多半是深深的失望,但新的使者又会带着新的希望再一次漂洋过海而来。
材料二 乾隆有诗云:“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材料三 马戛尔尼说:“吾实未见中国禁止外人在北方各埠贸易之规定明文。其所云云,不过华人欲掩其真正动机,而不欲宣诸口者。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有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经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判断 理由
判断 理由
判断 理由
判断 理由
判断 理由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中的历史记载,成为国家盛衰、民族发展的重要见证。
【材料一】
俘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摘编自《资治通鉴·周纪》
【材料二】
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驰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次年四月,(孝景皇帝)大赦天下,五月,复收民田半租,三十而税一。
——摘编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三】
时并州饥馑,数为胡寇所掠,郡县莫能自保。州将……使民万馀人,悉就谷冀州,号为“乞活”,所馀之户不满二万,寇贼纵横,道路断塞。……至晋阳,府寺焚毁,邑野萧条……
——摘编自《资治通鉴·晋纪》